奶牛日粮中常用脂肪分类及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29 文字:||

1   脂的分类与来源

    脂包括甘油三酯、糖脂和磷脂三类,是饲料中最浓缩的能量来源,其所含能量是碳水化合物的2~2.5倍,约为9.2大卡/克。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谷物籽粒、油籽和动物油中,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构成。糖脂主要存在于粗饲料(牧草和豆科植物)中,糖脂与甘油三酯结构类似,只是三个脂肪酸中有一个被糖分子(通常是半乳糖)所取代。当三个脂肪酸中有一个被磷酸分子取代时,这类脂称为磷脂。磷脂在饲料中含量很低,但在瘤胃细菌中含量很高。

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显著地影响了它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对反刍动物而言,可能会直接干扰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发酵。所以,在奶牛日粮中一般添加受保护的脂肪酸。在我国奶牛日粮中,提供脂肪的饲料原料主要是油籽(全棉籽、大豆等)和脂肪粉,油籽可含高于20%的脂,脂肪粉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可达99.5%以上。一般奶牛日粮中脂肪不应超过7%,最好在5.3%~6%之间。

2  乳脂中脂肪的来源

     乳中脂肪的96%~98%为甘油三酯,其它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游离脂肪酸和视黄醇酯,见图1。乳脂中大约有400多种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其余为C4-C14的短链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的长链脂肪酸一部分来自于外周血液中吸收的脂肪酸,这部分脂肪酸包括全部的16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和50%的C16脂肪酸,主要由饲料脂肪和体脂动员产生;另外一部分长链脂肪酸来自乳腺分泌细胞合成的脂肪酸,这部分脂肪酸包括几乎所有的C4-C14的短链脂肪酸和另外50%的C16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主要为瘤胃中纤维素发酵产生的乙酸和瘤胃上皮细胞吸收的丁酸转化而成的β-羟基丁酸。

3 不同脂肪来源的饲料原料营养特性

3.1 全棉籽

全棉籽是奶牛日粮中优良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源,可替代部分大豆及油脂,且含有丰富的短纤维。全棉籽的营养成分见表1。

 

 

 

3.2 棕榈油

棕榈油的营养特性是饱和脂肪酸多,不易氧化,含棕榈酸37.94%、油酸39.56%、亚油酸17.26%。亚油酸是动物无法合成的一种物质,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其同分异构体trans-11,cis-9共轭亚油酸(CLA)能清除自由基,具有“血管清道夫”的作用,能增强奶牛免疫力,促进子宫恢复,对奶牛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3.3 过瘤胃脂肪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过瘤胃脂肪产品有美加力、乳美肥、帕美克、百事美等,这些产品可根据加工工艺分为脂肪酸钙盐、氢化脂肪和分馏脂肪三类。这三类产品的营养特性比较见表2。

 

过瘤胃脂肪产品一般情况下在瘤胃内不会被降解,所以被称为惰性脂肪。但当瘤胃pH值过低造成瘤胃酸中毒时,会导致脂肪酸钙盐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变成同分异构体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经不完全氢化反应再生成反式脂肪酸(trans-10C18:1FA),作用于乳腺,抑制器官内脂肪酸的合成,造成乳脂低下。因此,当奶牛因瘤胃酸中毒致乳脂下降时,不宜采用在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盐的方式提高乳脂。

一般C16:0的脂肪提升产奶量和乳脂率的效率要高于C18:0,因此可将C16:0的含量作为评价脂肪粉添加剂品质的标准。另外也要考虑产品的价格、有效能值及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等因素。